美食是一个城市独有的DNA,重庆有火锅、小面,各区县也有自己的特色美食。而黔江的美食有鸡杂、绿豆粉、青菜牛肉······ta们多种多样、多姿多味,是黔江人舌尖上的挚爱!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奉上黔江的各种特色美食,哪一款是你的挚爱呢?
01黔江鸡杂
黔江美食,首推黔江鸡杂。鸡杂,即鸡内脏的统称。黔江鸡杂,以鸡肠、鸡心、鸡肝、鸡胗、鸡肾“五大件”为主要原料。
黔江鸡杂选刚宰杀出来的本地土鸡新鲜鸡杂,佐料使用上要求味大,去腥能力强,因而高辣度的泡椒,和酸味浓烈的老坛泡萝卜是主要辅料。经过多年发展,黔江鸡杂已经由原来的一盘小菜,发展成干锅、煨锅、火锅、礼品包装、即时吃食品等系列美食。
目前,全国各地已开有黔江鸡杂专营店300余家。黔江餐饮行业已成立鸡杂协会,协会会员单位达150余家。“黔江鸡杂”已被协会注册为商标。为把黔江鸡杂这一品牌做大做强,黔江区大力发展黔江土鸡养殖,为黔江鸡杂提供原材料支持。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黔江鸡杂”已经成为黔江旅游业乃至黔江的一张名片。
02青菜牛肉
青菜牛肉是黔江煨锅系列的代表菜之一。青菜与牛肉搭配起来可谓是天衣无缝,黔江的青菜牛肉和其他地方的略有不同,怎么个不同法呢?
黔江的青菜牛肉制作,需要加上陈皮,老坛泡椒,慢炖收汁再将其爆炒,青菜的清香加上牛肉的嚼劲,就像黔江人与自然的关系一样,和谐而又清新。入口点点麻辣,在青菜的承托下,牛肉愈发浓香,一切都恰到好处,无论是牛肉亦或是青菜都是平凡之物,但是味道却相当的不平凡。
03绿豆粉
绿豆粉是黔江人最常吃的食物之一。其中,黔江绿豆粉以濯水绿豆粉为最佳。早在宋朝年间已被列为无人间烟火气的素食二十品之一。如今它的制作技艺被列入重庆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吃的就是一份情怀和传统呀~
濯水古镇上的土家绿豆粉主要是用石磨或打磨机将大米和绿豆磨出粉浆后,用漏斗一圈一圈在平底锅内旋转,烙一两分钟起锅就是一圈一圈的粉条,下锅焯一下根据口味加上牛肉、鸡杂、杂酱等浇头,一碗美味的绿豆粉就上桌啦。
04酸酢肉
酸酢肉是黔江的一道特色佳肴,这道佳肴同时在渝东南等地也十分流行。酸酢肉采用民间一种古老的食品加工方法制作而成,主料多选用新鲜猪五花肉,成品略带酸味,故得此名。
制作酸酢肉的最佳时机当属冬末春初,其次是秋分前后。春节来临,正是春回大地,乍暖还寒时,黔江地区的家家户户开始采购年货,作为土家苗乡特有的开胃美食,酸酢肉自然是每年年夜饭的招牌菜式。
05黔江米豆腐
米豆腐是黔江特色美食之一,由大米做成,色泽润白明亮,可冷食也可熟食,口感清香、软滑细嫩,酸辣可口。凉拌的米豆腐冰凉有嚼劲,辣椒给力,一凉一辣,挑逗着味蕾,绝对是开胃的佳品。
要想吃上正宗的米豆腐,至少得耐心地等待两天。大米光浸泡就需要12小时以上,然后研磨,熬制,加石灰水不停搅拌,直至锅里有嘟嘟的泡才停下,冷却过后,这才制得成型的米豆腐。食之辅以佐料,更是别有一番滋味,让人垂涎。
06烟熏腊肉
在土家族的传统中,烧制腊肉是每年的必备工作,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
冬至“入九”后,是乡间农家宰猪熏肉的季节。按部位将猪肉分割成二十多块,用盐腌制一至两日,再烟熏一月左右,便制成烟熏腊肉。煮熟后直接食用或者是切薄片用来搭配蒜苗、青椒等炒制都是风味独特的美味佳肴。
07蜂蜜荞粑
蜂蜜荞粑是黔江的特色菜品,它采用三塘、向阳等气候冷凉的高寒山区荞麦,磨成面,加上适量的清水,拌匀后煎成饼,即为荞粑。
荞粑有苦荞和甜荞两种口味,甜荞味淡不苦,苦荞味道微苦,但清凉可口,更有凉血降火,清凉润肠的功效,是人见人爱的药用食品。食用苦荞面时,蘸上当地特有的蜂蜜,又香又甜,集营养和美味融于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08黔江马打滚
马打滚是盛行于渝东南、湖北恩施、江西南昌、湖南湘西的一种特色小吃。它是汤圆的一种,也称之为“元宝”,含有发财的意思。
北方的“驴打滚”只听过,没见过。但是黔江的马打滚嘛,做法类似于汤圆。在食盒中倒入黄豆面,再将汤圆入开水煮熟捞出,将汤圆放入黄豆面,左打滚、右打滚,使黄豆面均匀粘上汤圆表面。入口软糯香甜,喜欢黄豆面风味的朋友,一定也会喜欢马打滚。
黔江的美食太多太多了,再说小编都要流口水了。伙伴们,赶紧约上朋友家人去尝尝这些黔江美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