濯水景区拥有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和魅力无穷的民俗风情,景区内的蚕桑科普长廊同样吸引了不少游客的关注和称赞。
长廊长约70米
蚕桑科普长廊位于濯水景区重要地段——蒲花休闲农业体验园内,可乘坐观光车,或从风雨廊桥步行,走出头左转百余米即可到达。
近日,记者来到濯水景区蒲花河岸边,只见整个蚕桑科普文化长廊长约70米,和蚕桑基地连在一起。不少游客驻足仔细阅读展板上的文字、图片,有的拿出手机拍摄。
据了解,在濯水景区升级打造中,林业、旅游等相关部门相继投入资金、人力,将蒲花河畔的200余亩退耕还林优质桑园基地进行提档升级改造,清理桑园内水沟并铺设安装防腐木500余米,对原有水泥耕作路铺设塑胶近500平方米,配置休闲座椅、垃圾桶等附属设施。
首个蚕桑科普长廊
记者注意到,蚕桑科普长廊设有 “蚕桑生产过程、管理与利用”“黔江区蚕桑产业及展望”等展板,对蚕桑文化进行介绍。游客们不仅可以通过科普展板了解蚕桑文化的发展历程和蚕桑科普知识,还能近距离观赏蚕桑科普基地里面栽种的普桑、强桑等桑树,体验从桑叶采摘到幼蚕成茧的全过程。
“近年来,我区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蚕桑产业,蚕桑产业已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区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濯水景区的蚕桑科普长廊是武陵山区首个专门的蚕桑科普宣传长廊。
增添生态文化元素
蚕桑科普长廊得到了不少市民和外地游客的称赞。
“在这里,不需要自己养蚕,也不用请教专业人士,就能了解栽桑养蚕的过程、历史和文化。”黔江市民陈兴说。
“濯水的历史人文内容十分丰富,蚕桑科普文化长廊为景区增添了生态文化元素。”游客小寒说。